在南海那片深邃海域里319策略,美国的一艘“俄亥俄”级核潜艇突然现身。这艘巨大的水下杀器可不是普通潜艇,它搭载了多达154枚“战斧”巡航导弹。这一次,它没有像往常那样隐匿于水下,而是罕见地以水面航行的方式,从菲律宾苏比克湾港口驶出。
9月23日,美军“俄亥俄”号核潜艇停靠苏比克湾,被广泛解读为美国在南海紧张局势下,对菲律宾的明确“撑腰”信号。事实上,这艘原本设计为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庞然大物,经过改装后成为全球最强的巡航导弹平台之一:24个发射管被改装成22个垂直发射系统,每管可装7枚导弹,总数达154枚,射程可覆盖南海全境。
美国重返苏比克湾的战略意图不言自明。冷战时期,这里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海军基地,如今又快速恢复军事重要性。根据计划319策略,美军将在2026年9月前在此建立大型军事储备设施。美国海军已经申请租赁一个面积2.5万平方米的恒温仓库和维修车间,用于电子设备、车辆和通信设备的维护。虽然文件里没有明确提及存放弹药,但海军陆战队要求必须配备高安全性的模块化武器库。这意味着,美军正在为在南海的长期驻扎打下坚实的物资基础。
展开剩余65%美菲关系的紧密合作,则是以2014年《加强防务合作协议》为基础的。这个协议让双方每年有数百项军事活动,还推动了菲律宾多处军事设施的现代化改造。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甚至认为,美国的投入能提升菲律宾的战略韧性,带来就业和技术转移。对小马科斯政府来说,与美国深度结盟既是政治上的生存之道,也是利用南海争议博取民意的一种手段。
然而319策略,美国不可能像冷战时期那样重新完全掌控苏比克湾。因为菲律宾宪法明确规定,外国不得在其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,除非得到参议院批准。这给美军扩张设下了法律障碍。
从军事角度看,“俄亥俄”号核潜艇的出现是南海加速军事化的信号。相比航母打击群,核潜艇更具威胁性,因为它隐蔽性极强,难以被侦测。美军在菲律宾的部署,无论是潜艇还是未来的大型仓储设施,都将延长其在南海与中国对峙的时间和能力。这无疑增加了摩擦与误判的风险。
但中国在南海也早已建立了完整的防御体系。七座人工岛屿——美济岛、渚碧岛、永暑岛、华阳岛、南薰岛、赤瓜岛和东门岛,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,已成为“不沉的航母”。其中,美济、渚碧和永暑三岛配有2500米以上的跑道和大型机库,能支持解放军各型战机起降。岛上还建有大型码头,可供071两栖攻击舰和055万吨大驱停靠。防御上则部署了红旗-9、红旗-16防空导弹系统以及近防炮,整体防空能力甚至超过国际一流的区域防空舰。
这些岛屿的布局呈“大三角”,内部的四座岛屿起到拱卫作用,形成层层防护。这一体系让中国在南海拥有了坚实的立足点,能够有效投射力量。
如今,苏比克湾的美军与中国的人工岛屿形成了新的对峙局面。虽然美国依旧保持存在,但其海军整体老化已成事实,而中国的舰艇则普遍年轻化、现代化。苏比克湾的重新启用无法改变美国海军走向衰落的大趋势,却给南海局势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。
这片海域319策略,曾是郑和舰队和平远航的地方,如今却成了大国战略博弈的棋盘。未来,如何在这里避免冲突,考验着各方的智慧与耐心。
发布于:天津市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